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镇巴短信网 > 新闻中心 > 从“孤羽七只”到翱翔世界——洋县38年倾心保护世界珍禽朱鹮侧记

公司动态

从“孤羽七只”到翱翔世界——洋县38年倾心保护世界珍禽朱鹮侧记

关键词:

镇巴短信群发镇巴短信平台镇巴短信公司

2019/7/3

  镇巴短信群发平台是江西晨露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开发而来的短信平台.江西晨露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具有10年行业经验,是一家专业从事“短信群发业务”综合型服务公司,主要向企业客户提供订单通知短信、验证码短信接口、企业独享短信通道、短信营销等服务。
   

 

眼下,秦岭南麓的洋县,群山青翠,绿水长流,稻田碧浪翻滚,绿色大地上不时飞过数只朱鹮,它们身姿优美,破空长鸣,令人惊艳。 

  朱鹮,被世界鸟类保护联盟列为“国际重点保护鸟”。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野生朱鹮相继从俄罗斯、日本等主要分布国消失。1981年5月23日,7只野生朱鹮在洋县被发现,拉开世界朱鹮保护大幕。 

  38年来,政府、专家、群众联合密织保护网,朱鹮迅速开枝散叶,种群数量接近5000只,野生朱鹮种群已扩展到汉中、宝鸡、安康3市的16个县(区)。人工种群在国内8个省(市)和日本、韩国都有分布。 

  从“孤羽七只”到千鸟竞翔,一场悉心护救的持久战,催生了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就地保护,中国方案孕育“星星之火”

  我国历史上对朱鹮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禽经》。 

  在日本,朱鹮备受国民喜爱,古老史书《日本书纪》称朱鹮是“桃花鸟”。 

  上世纪初,日本朱鹮数量锐减,被列为禁猎鸟。1958年,日本朱鹮仅剩11只。设立朱鹮保护中心、人工饲养、人工孵化……随后多年,日本专家努力尝试,却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1980年底,日本对本土最后6只朱鹮集中进行人工饲养繁育,专家竭尽全力呵护,期待奇迹发生。 

  同一时期,受国务院委托,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刘荫增带领“中国朱鹮专题考察小组”,历时3年,走遍我国17个省的260多个朱鹮历史分布点寻找朱鹮。1981年5月23日,终于在秦岭南麓的洋县八里关乡姚家沟发现了当时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 

  “在半山腰的一株百年青冈树上,一只朱鹮正在照料3只幼雏,另一对成鸟在不远处栖息。我们非常激动时,又飞回一只还巢的朱鹮。”当时的情景,83岁高龄的刘荫增至今历历在目。他说,围绕保护这7只朱鹮,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激烈辩论。 

  刘荫增介绍,近代以来,日本的工业化进程空前加快,森林被毁,工厂林立,电线密布,稻田广撒农药,适合朱鹮生存的环境几乎全被破坏,日本迫于无奈才将朱鹮迁地保护。而此时的姚家沟森林茂密,原始的稻田一年只耕作一季,溪流清澈见底,这些都是朱鹮赖以栖身繁衍的乐土。因此,他们选择了就地保护的方案,并得到上级批准和大力支持。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完全正确。虽然我国出借或赠送日本多只朱鹮与其本土朱鹮繁殖,但最终都失败了。直到2003年,日本本土最后一只朱鹮死亡,日本本土朱鹮灭绝。而中国的7只朱鹮经过悉心保护,到1990年已成功繁育10窝,飞出幼鸟19只,我们为世界朱鹮保护贡献了中国方案。”刘荫增说。 

政府主导,科学保护力促开枝散叶

  6月26日,陕西省在日本大阪举办的“友好之轮和美世界——朱鹮文化展”上,一份38年前洋县人民政府发布的文件吸引众多参展观众驻足观看。 

  1981年,洋县发现朱鹮的消息震惊世界,保护朱鹮迅速成为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 

  1981年5月27日,朱鹮发现第4天,洋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认真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四不准”,即不准在朱鹮活动区,不准砍伐朱鹮筑巢栖息的树木,不准在朱鹮觅食区使用化肥农药,不准在朱鹮繁殖巢区开荒、放炮。 

  1981年6月5日,朱鹮发现第9天,洋县林业局选派路宝忠等4名职工组建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小组进驻姚家沟,协助刘荫增展开朱鹮抢救性保护。 

  “当时,我们采用了死看硬守的办法严防死守,站上4名工作人员天天紧盯着这7只朱鹮。它们飞到哪,我们就带上干粮紧跟到哪,一边保护,一边观察记录朱鹮习性和状态。今天看它飞过一座山头,明天就老早在那座山头等着,看它再往哪里飞。”路宝忠说。 

  路宝忠介绍,每年3月至6月的朱鹮繁殖期,他们就在每棵朱鹮筑巢的树下搭建观察棚,24小时监护。同时,他们在树干上抹黄油、放刀片,严防蛇、黄鼠狼等动物爬上树,还在每个巢下都挂了尼龙网,避免幼鸟掉巢摔伤。 

  38年,上上下下,从成立洋县朱鹮保护观察站到建立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精准保护到宏观保护,再到科学化、现代化保护;从实行朱鹮信息报告奖励制度到朱鹮繁殖期群众承包监护,再到建立野生动物肇事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我国朱鹮家族在我国专家、护鹮人和洋县群众共同铸造的“红鹤方舟”中快速繁衍壮大。 

  “我们用38年的接续奋斗挽救了朱鹮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通过努力保护中国朱鹮迅速开枝散叶。目前,秦岭7只朱鹮的后裔已自由翱翔在中日韩三国的国土之上。”路宝忠感慨道。 

和谐发展,护鹮实践助推生态文明

  6月26日,洋县洋州街道办事处梁家村的周淑媛在自家3楼阳台晾晒衣服。20米开外的大榆树上,一只朱鹮正在为巢中2只幼鸟喂食。人鸟和谐相处,互不设防的场景格外暖心。 

  周淑媛说,从2012年朱鹮进城在村里做窝开始,为保护朱鹮,巢区附近的村民都养成了低声说话的习惯,逢年过节连鞭炮都不放。 

  38年护鹮路上,这样暖心的故事接二连三。洋县黄安镇的刘海昌在当地发现一只朱鹮冻僵后,顶风冒雪步行30多里山路,赶到朱鹮保护站报告,早被人们传为佳话;洋县溢水镇刘庄村的任万枝老人,一家三代照看朱鹮、驱猫赶蛇、护雏归巢的感人故事,洋县人大都耳熟能详…… 

  现在,保护工作仍在继续。西成高铁洋县段车轨两旁34处加装了总长33公里的朱鹮特制防护网,这在国际上尚属首例;在洋县实施的“鹮田一分”项目,每种一亩水稻,边上就会留一分空地以供朱鹮活动觅食。这些项目的实施,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朱鹮枝再繁,叶再茂,根只有洋县一处。38年朱鹮保护,造就了洋县优越的生态环境,积累起的“绿色存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释放出“经济增量”。 

  发展有机产业,打造全域旅游,建设西北第一、国内一流的养生养老目的地,洋县在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目前,已创建成“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的洋县,累计发展有机生产企业29户,认证有机产品14大类79种14.3万亩。2018年,洋县有机产业产值达10.68亿元。 

  同时,在洋县,以览油菜花海、游大美田园、观秦岭四宝、品有机美食、拜纸圣蔡伦为主题的全域旅游,正吸引着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来源:汉中人民政府网   镇巴短信群发|镇巴短信平台转载

我要评论(本站会员可直接登录,如果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新用户!
  • 评论内容:
客服中心
商务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务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镇巴短信网

咨询热线 400-0790-114
区域负责人 QQ:2885113502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x

填写举报信息

提示: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